当您让孩子离开咨询室后您就可以回来和家长谈单了,那么怎么来做呢?
1、有一种家长是他什么都不说就要听您说,那么这样的话您就直接看家长的态度 讲了,先告诉他我们的服务有那些,我们的教育咨询师是做什么的,我们的教务老师做什么的,我们的心理老师和我们的教研老师是做什么的,我们的整体服务是什么样的!
如果家长这个时候还不说话,您就直接提问“是这样的家长,您能给我说一下孩子的情况吗?具体的就是孩子的个性,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。您一个一个说吧,孩子是什么样?(一般这个时候特别是妈妈就会说上一大堆,而且一般的家长都会说的)那么先就说说开口的家长怎么来对付。
您就直接去提问,“孩子是什么样的状况?我们是什么样的服务,我们是什么样的费用,我们的协议是什么样的?我们的交费方式?等等
2、 如果这个家长是一个向您提问的家长,那您就针对每个问题进行突破。
回到咨询室后可以直接告诉家长孩子还在那边做,我前面带孩子做了几道需要测时间的据可以从宏观方面去整理——整个佳绩;也可以从微观的方面去整理——您所在的校区)。我们不能光分析孩子的情况,还要结合佳绩教育的模式说出怎么去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,这个时候举些事例是最好的时机。比如:××学生在我们这里,刚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,来了之后我们的做法,后来学生的变化。
这个过程时间不宜过长,一定是要抓住家长的需求点,他需要的是什么,不是要把佳绩的所有东西告诉给家长,而是家长需要什么,我们就主要介绍铺垫什么,这样才能刺激家长的消费欲望。如果觉得家长对佳绩的这种模式比较认可的基础上,就可以谈到孩子的科目和时间安排,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把收费标准拿给家长看。如果家长对价钱认可的基础上就可以直接去谈孩子的课时安排,如果家长对价位不认可,就主要解释我们的收费是一个综合性费用,里面还要包括很多服务,包括陪读、讲座、心理辅导等等。介绍全程一对一全方位辅导模式,
在家长的认可中,再强化我们服务的流程和优势所在,给家长介绍我们要如何解决孩子这些学习问题。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和需要辅导的学科,确定每周课时和辅导期限。在介绍我们的服务的时候,最好能够把学生的情况带进去,这样可以告诉家长,学生的问题,我们能解决。同时把大致地收费标准告诉家长。
如果前期工作做得好,家长往往不是注重服务的流程和内容,这样就少介绍一些,如果前期做不好,就得靠突出我们的服务来引起家长的兴趣了,不过这样家长会盯着教师,即便签单后期维护也不会很好做。在介绍服务的时候,就要给家长做好铺垫,让他感受到要什么样的服务就要什么样的价格(物超所值)。
接下来可以拿一些签过的合同给家长看看,介绍一下合同的内容和家长需要了解的地方,如果家长没有主动说签约的话不要着急让家长签约,这个节奏一定要把握好。
通过学生情况分析扩大客户需求,给客户灌输大单必要性,为签约作铺垫。
1、站在学生学习的细节学科上(结合试卷、中高考命题热点)分析——达到从科目上、题型上、知识点上扩大需求,并让学生、家长知道,自己所差的,正是中、高考要考的!同时树立了专业形象。(例如现在的广东明年的高考模式,3+文综/理综,语、数、外三科各150分,文综(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)/理综(物理、化学、生物)。这样看来,可补的只剩下语文,数学、英语……那么,优秀的咨询师是怎样做大单的呢?每一科去分析,相当于在凑课时!通过每一科的学科分析,暴露学科问题,每科50小时,加在一起也都有150—200小时!)
2、站在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上分析(初一、高一,初二、高二……是用来做什么的?要达到什么程度?什么目的?)——让学生、家长认识到每一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,缺失了是达不到效果的。从而从课时长度上引导。
3、站在中、高考大形势、大趋势上(结合考试讯息、录取比例)分析——给家长、学生所不知道的,从别的地方得不来,或自己从没关注过的的讯息,增加家长、学生紧迫感。
4、非智力因素(学习习惯、方法、家庭教育……)的分析——让家长、学生意识到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点、成绩问题,按心理学潜意识原理解释:一个人现在的行为都可以在他大脑潜意识中的以往经历里找到原因。也就是一个人现在的行为都是在受以前的影响,那么落实在学生身上,他现在行为不良的原因往往是家庭教育造成的,所以,通过最后的非智力因素分析,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现在情况的根本原因在家长自己身上,是自己亲手造成的,一手造成的,是十几年形成的结果!
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分析,家长由微观到宏观的了解了自己孩子的需求有多大,形势有多紧迫,并且有了强烈的负罪感,知道不仅是任务重、时间紧,而且问题是十几年形成的……可想而知,这相当于一个五万的需求,最后咨询师找家长要三万,家长不仅不会说贵,还会觉得占了巨大的便宜,而且在未来学习的过程中,不会对班主任有任何的挑剔。相反,如果以上所有铺垫没有做到位,通过一个狂长,狂细致的学科分析、综合分析,家长、学生发现很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,认可咨询师是必然的,但是签约就变得渺茫。分析到最后,家长和学生认为自己只有一个五千的需求了,咨询师找家长要两万,家长当然要说考虑考虑,而且考虑已经是很好的态度了!是不是这个道理?
所以,学科分析、综合分析,永远不是为了解决家长、学生的问题,而是为了暴露家长、学生的问题!